朱仙镇木版年画新闻

主页 > 新闻资讯 > 朱仙镇木版年画新闻 >

搭乘互联网的顺风车,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能否

今年年初,一款名为“皇帝赐金福、皇后赠如意”故宫款年画曾在淘宝网发起众筹,单幅作品报价168元,迅速刷爆了网上人气:仅用4小时,该项目即完成众筹;40小时过后,项目达成率竟飙升至632%。

殊不知,这款作品的原稿除萌哒哒的清宫廷帝后像外,还有龙凤、瑞猴、如意、康熙御笔“福”字、海水江崖等,都是“故宫文化”的典型符号。但这与朱仙镇年画所传承千年的门画(门神)和神码(灶画、家堂画等)主题迥异。

对原稿的部分图案、颜色进行调整,解决它与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存在的‘错位’,最终作品的落地,即产生了前述网上众筹爆棚的一幕。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的鼻祖,由它来搭载故宫文化而诞生出新艺术品,意味着相隔千年的两种不同文化的一次完美融合,是一次挑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什么是拯救“非遗”年画的速效药?

故宫版年画在网上众筹大获成功,似乎是一次“意外”。这似乎是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自身价值,尚不抵做添头的装裱包材。

当地一年画创作圈儿的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开封市制作年画的画社约十几家,而且,销售渠道是以传统工艺品店和市内风景名胜区为主,其全市的木版年画产值规模仅几百万元。

在采访中,一些朱仙镇年画的传承人对这门传承千年的手艺未来的出路深感茫然,“如果年画失去了被贴在门上的传统,而被当做艺术品挂在墙上,那在若干年后,它是否将面临饱和危机,沦为博物馆的封藏品呢?”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境遇,在国内“非遗”界也并非孤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版画艺术家付斌数年前受政府邀约,为国内“非遗”传承人进行艺术文化“补课”。他坦言,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受自身文化素养及“艺术边界”的禁锢,致使“非遗”项目濒临失传。

互联网时代可否为木版年画谋得新未来?

网上试水的成功让我们深思:在互联网拔地而起的新时代,我们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否也可以搭乘上互联网这趟顺风车,在大力弘扬这门传统艺术之时也可以跟随时代的脉搏有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应时应景而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致力于这门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保护和交流等,专注于保护传统木版年画,积极开发新题材,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这样一来,朱仙镇木版年画似乎有了更为明晰的未来,而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意借助互联网的神奇魔力,将木版年画做大做强,更好地向人们展示木版年画的深刻底蕴与无穷趣味,也使之成为可走进家家户户的艺术收藏珍品。

就初衷而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依托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元素,按照标准打造以木版年画文化为主体,集年画创意、年画新产品研发等于一体的国际化复合型产品,这对于木版年画本身而言,不能不说是个飞跃式的进步。

期待未来木版年画借助互联网之势,可以真正蓬勃发展,不会成为遗失在角落的一门艺术。

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