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新闻

主页 > 新闻资讯 > 朱仙镇木版年画新闻 >

富有民族色彩的制作---朱仙镇木版年画

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自千百年来,历久弥新,不但被诸多收藏家纳入囊中,更吸引到了不少名家的注意,鲁迅先生就是其狂热的追随者,曾评价说“朱仙镇木版年画很好,朴实、不染脂粉,人物没有媚态。……有看头,有讲头,画中有戏,百看而不腻。朱仙镇木刻画,大都有故事情节”。的确,鲁迅先生当年的话十分精确,“无媚态”、“粗健有力”应该是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的精髓。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是群体审美情趣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最初单纯辟邪的“神荼、郁垒”,发展到后来富有世俗性的多种体裁和形式,已形成了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地方文化。这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中,也可谓别有风采。

为什么朱仙镇木版年画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以至于发展至今反而愈发璀璨呢?拍卖价也是一路飙升屡创新高,从最初的几百、几千到近年来的上万、上十万:尤记得一对《尉迟恭沥粉金门神》和《秦琼沥粉金门神》木版年画拍出了9.02万元,《福禄寿三星》木版年画拍出了12万的高价,面对着这不断刷新的数字,很难让人不想去探究其中的魅力所在。

单从制作工艺上,朱仙镇木版年画就显得卓尔不凡,一百多种工序层层叠加,熬制原料、选纸、画稿、刻版、套版套色、晾晒等都颇为讲究。原料多取自天然植物和部分矿物质, 经过复杂的工序, 用古法精心熬制而成,保留了朱仙镇木版年画成色的鲜亮、浸水而不褪色且经久不褪的特质;纸张全部采用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纸千年”---连史纸,其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画稿对墨线版要求很高,力求达到构图丰满, 线条清晰有力,且每一幅线版都可以单独成画;刻版是将画稿用粉糊,反贴在刨平的木板上, 用拳刀等刻版工具将墨线与色块镌刻出来;套版套色先用素纸200张裱厚固定与工作台, 然后固定刻板,先印线版,在套印黄、红、绿、紫等颜色,从浅到深逐次套版套色。每套印一版之后, 需要把刚印过的纸张晾一下,让印在纸上的颜料中的水分适当地散发。工艺对手艺人的要求极高,所以每一画作都是细节堪称完美之作。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繁盛始于画作品质的精良,但深邃的文化韵味也功不可没。木版年画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由于数量稀少,市场上凤毛麟角,价值不菲,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瑰宝。从一张张色彩鲜艳、形态逼真的年画中,可以看到华夏几千年民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人文价值也不可估量。鲁迅先生视朱仙镇木版年画为“富有民族色彩的制作”,他的大量藏品现存上海鲁迅纪念馆,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且不对外开放。

如今,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的成立更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将朱仙镇木版年画更好地带入了大家的视野,带进了国际潮流中。

在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保护与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过程中,“世遗之父”阮仪三教授特为朱仙镇木版年画题词“朱仙镇”;曾应邀为习大大创作过印章的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也为朱仙镇木版年画创作“祥符”印章,名人的推崇助力更为其增添了无形的价值,也吸引更多的人一同加入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行列中。

当民俗走入世界,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特有的“中国符号”也开始慢慢绽放光彩,引领人们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技术工艺,将这些饱含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非遗”工艺品以全新的姿态呈现给大众,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文化,不自觉加入保护、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这朵中国独有的艺术奇葩行列之中!

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