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从前的锁也好看,
从前的门上贴着守护神,
花花绿绿,不怕魑魅魍魉;
人们既可被都市缤纷的灯光吸引,
又怎么错过这传统的艳丽;
愿望在纸上纷飞,轻薄承载厚重,
从前和现在,对平安的期许始终未变。
这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描述,这门千年艺术,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声誉海内外,是中国“四大年画”的源头。
世界不仅纷乱而且变化飞快,你从不注意日影的偏移,恍然间又陷入一年过去四分之三的怅惘,下一秒又投入日复一日的现实梦想。囿于现实昼夜的人们实在太需要一个地方去慢下来,像从前那样。
大雪纷纷的冬日,赏着一幅古老的年画,静静地感受从前岁月的美好。
从前,它是人们对年文化的直接表达,是对理想生活的直接呈现,冯骥才先生说:“中国农耕的文明跟大自然的节律有关系。过年的时候,更多的理想和愿望要进入人们的心灵里边,这种心理就体现在年文化里。中国年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把生活尽量地理想化,使理想更多地生活化,它反映到了年画里面。年画的文化信息量很大,有大量的吉祥图案;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传说;有大量的文化符号,这方面没有一种中国艺术可以和年画相比!”
现在,朱仙镇木版年画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外交部指定的“国礼”,专供驻外大使馆作为外交礼品赠给外国首脑。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古镇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形式和精湛的技巧为世人所公认,也对之后新美术的发展有着极为珍贵的借鉴价值。
看似并不复杂的木版年画,需要经过备料—画稿—刻版—选纸—调色—套版套色印刷—晾画—装裱等十几道制作工艺程序慢慢印制而成,每一道程序包含的都是时代的记忆与民间的文化,每一道程序都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去制成,故而说:精英艺术,与时俱变,民间文化,千古犹存。
近年来,随着传统的民俗生活、居住环境、精神寄托的改变,文化传播手段更是日新月异。犹如诗中所言,“都市缤纷的灯光”已经牢牢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快节奏的生活也早已让人们忽略了精神文明,又何提这“传统的艳丽”?这在根本上毁掉了朱仙镇木版年画赖以生长的传统社会基础,使之成为越来越远的墙上“风景”。
然而,无论从前,还是现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艺人却从未放弃,一直在默默的保护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守护人们的古老技艺,当你想要停下脚步之时,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他们一直都在,那里有你的回忆,有你可以追溯的历史与根源。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发行的木版年画系列之《一本万利》
为了保护传统的文化工艺,还原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原始风采,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旗下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特意与当地的传承艺人达成协议,集团为艺人提供印制年画的纯粹环境,艺人只需要专心创作,为人们呈现最原汁原味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即可,让人们更加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文化,体味这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
回望最初,凝望如今,唯一不变的就是最淳朴的愿望,守护传统,不忘初心。